[相簿]
![]() |
20091129_單車環島Day13 |
[行程]
彰化市區─(縣道142)─鹿港─(台17)─王功─雲林麥寮─口湖─(台61)─嘉義東石─布袋─(台17)─台南北門─台南市區
似乎已經習慣5點起床的生活了。
但花了半個小時整理完,朋友家沒人醒著,或者長輩早已出門,就稍微在附近走走,等待出發。
看著昨晚聊著天的客廳,雖然因為累了,並沒有多說什麼,但決定直接回台南的原因,也許,就在這裡吧。不在嘉義再待一晚,浪費錢固然是個理由,不過,多多少少也對每天找住處的過程有點倦怠感─在每天體力消耗殆盡的當下,還要耗費心神尋找安歇之處,其實,都是身心兩方面的考驗。之所以在第三天就把帳篷寄回家,也是因為騎乘的疲憊…
那麼,回古都之前,就到另一個古都看看吧。
鹿港
也並不在計畫內。只是來到彰化,翻閱地圖,突然就想到應該來看看─
的確是個令人驚嘆的美麗古都。古蹟遍佈的感覺,對台南人來說也很熟悉。
既是臨時起意,沒有特定的遊程,就興之所至的走在街角巷弄間;最終,也沒有走到餓鬼埕,因為有點興趣的事後查詢,才知道:
「城隍廟前廣場一帶,是當時船工漁民回港後,飢腸轆轆必定造訪的市集,只因實在太餓,不顧吃相,因而得名。」
但就算只是走到老街,仍足以令我流連忘返。
不像某些虛有其名的老街,只是少數幾棟的老房子;整個市區,保留了大量古老建築的氣息,恍如走入時光隧道一般,沉醉其中。
雖然看起來是嶄新的石碑,但配上如此古典的風範,感覺還是不錯的…只是不知道旁邊異國文字的由來是什麼? 但想必曾經在歷史上留下一筆。
原來還有天后宮哪?
當然是不太懂建築的,所以只是努力揣摩著那些一磚一瓦,走過歲月之後的痕跡。那些紋理,那些斑駁裡,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過去…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得知某些紅塵裡的悲喜劇,但至少,應該好好珍愛現有的古老遺產。
從天后宮到天主堂的亂走一通,結果從奇怪的小巷鑽出來,也結束了這天的古都巡禮。有機會再來造訪吧,那應該會是在時間裡越陳越香的美麗。
王功
再度回到海岸。西部海岸的每個小鎮,似乎都至少有座巨大而金碧輝煌的寺廟,王功也並不例外。對照起往往顯得年華老去、孤獨寂寥的小鎮風光,著實有點諷刺。
但這裡還有座小有名氣的燈塔,於是騎行在王功的小小市區裡找尋著,突然發覺,穿梭在海邊的小鎮裡,有一種莫名的自由感覺─該是,類似小時候的市場吧? 雖然我是都市小孩,但年幼時生活的城區也並不繁榮,一個人騎乘在這樣的市區,像是走回了時光隧道裡,親切而自在…
穿出了市區,就是一座福海宮,爬上對面的海堤看看,是一片片的魚塭,最遠處,就是燈塔─
就這樣吧,曾經有過那樣親切的感覺,就夠了。
繼續騎乘,除了魚塭之外,還有鴨寮。開發過度的西海岸,還剩下些什麼?
麥寮
剩下沙漠。
明明應該是乘著東北季風飛翔的愉快行程,卻在穿越彰化雲林交界的西濱大橋時,進入漫天風沙的濁水溪─
是的,你沒看錯,這就是名聞遐邇的濁水溪。初冬的祂,有的只是滿滿的風沙,吹向雲林麥寮,於是麥寮成為了一個沙漠都市。與沙洲比起來,濁水溪上的河面完全不成比例。於是完全分不清沙洲與河岸的分際,只能盡量減少大口呼吸,屏息著讓風帶著南下…
進入雲林,帶著淡淡的淒涼。
麥寮絕對不是個淒清的城市,但無奈與掙扎的情緒,盡情的在風中飛揚。也該是午餐時刻,在這裡覓食,體會一下沙漠生存的感覺。飯後簡單走走,還有個公園,也許是所謂的回饋地方建設…但,有意義嗎? 只能種木麻黃這種防風植物吧?
本來想進去惡名昭彰的麥寮工業區逛逛的,但時間不太夠,也許也進不去吧。只是途經這裡,我才稍稍能體會,所謂的人間煉獄是什麼樣子…是個具現化的地獄場景,而且可能是人為的。想起之前經過的員林大排,排水量似乎還比中部這幾條河流都多。據說濁水溪冬季的確是枯水期,但該是這麼誇張的揚塵嗎…?
懷抱著疑惑繼續前行,經過雲林台西的崙子頂,又是一堆廟宇;從台西往四湖的海濱眺望,則是一排不會動的風車;台78快速道路,看起來也是車流稀少;還有消波塊快要被泥沙淹沒的舊虎尾溪,這也是雲林四湖的交界…
其它的,還是一個又一個的魚塭。
放棄去北港,頂著炎陽繼續南下,其實也曬到沒什麼感覺了。
倒是隨著進入雲林金湖,這附近的水面越來越詭異…
廣闊如海,卻又不像是魚塭─倒過來想,終於有不是魚塭的東西可以拍,但這究竟是…?
雖然看到了成龍濕地的說明,這麼說來,是好大一片的濕地。但仍舊不住疑惑著,原來西南部都是潟湖嗎? 但有太多淹沒在水中的建物,又是怎麼一回事?
嘉義
到達北港溪畔,穿越雲嘉大橋,很快的就來到了嘉義。
朴子溪,也是條豐沛的大河。
但從雲林到嘉義的沿海,乃至原台南縣的北邊,似乎算是西海岸最偏遠的角落。
經過鰲鼓濕地的指標,但這次連民雄也不去了,所以…不管是這小有名氣的濕地,還是東石的白水湖,繼續走在像是海岸卻又不是的路上。
騎乘在這樣的西海岸上,想著,在多年的開發之後,我們留在這塊土地上的究竟是什麼? 濁水溪那樣的乾枯,很難說服人那只是自然形成的結果,畢竟往北的新竹苗栗,往南的雲林嘉義,每條河流都還有著強大的生命力。
相反的,水的力量則是恣意在雲嘉南的海岸肆虐,也許某部分是潟湖,也許造成了適合動物棲息的濕地,但也掩蓋了不少文明的建物,造成各式各樣的社會問題,只是都市的我們很難得知。
似乎也是另一種煉獄。
是不是,長期過度抽取地下水,一方面造成了水力的枯竭,另一方面也使得地層下陷,海水倒灌…?
我不知道問題的根源,只是看著淒涼的西海岸,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嗎?
布袋
原來,布袋也是有鹽山的。
但我沒特意進入市區,又或許,身處最偏鄉的西海岸,這已經是最人聲鼎沸之處? 沿著海岸,走過這幾個呈現東西向的狹長縣市,的確是預料中的快。不過走馬看花的,當然也少了什麼…應該算不上深度旅遊吧。
啟發我走往戶外的嘉義啊,即將說再見了唷…
應該,會再回來的。
北門
啊,台南縣!!
爬上跨越八掌溪的雲嘉大橋,就要從嘉義回到台南了…慨歎著,真的有一種繞了一圈的感覺。
經過南鯤鯓代天府、北門國小、以及疑似鄉公所的地點…北門、將軍這一帶,我其實也很少造訪。甚至是除了這幾年的開車趴趴造之前,完全沒有來過。
對於這塊土地,我們究竟知道多少?
經過將軍溪,瞥見「長河落日」的一幕…
到七股已經是五點了,想去找最後一個目的地─本島最西端的國聖燈塔。才發現,原來南35-1就是之前來七股看黑面琵鷺走的小路,應該是沒走錯。可是這段路出乎意料之外的遙遠,六點後天色又全黑,然後過橋之後也沒路燈,不知道台南也有這樣的角落…算了算了,那就先回家吧,沒有什麼硬拼的必要性。
過了鹽水溪,台南市就在眼前,回到當初出發的那個路口時,有股無法形容的感覺湧上心頭─終於是回來了啊,環島,環島,島嶼果然是環狀的,回到起點的自己,究竟有了什麼不一樣呢?
在深沉的夜裡,安靜地進入家門。
[記錄]
2009/11/29
[0713]彰化市區出發
[0843]鹿港
[0920]離開鹿港
[1111]雲林縣界
[1145]麥寮,午餐
[1221]離開麥寮
[1240]雲林台西,崙子頂
[1301]雲林四湖
[1407]成龍濕地
[1428]嘉義縣界,東石
[1531]嘉義布袋
[1627]台南縣界,北門
[1706]台南七股
[2000]台南市區
住宿點:回家啦~
[GPS]
[累計里程]1261km
[總爬升落差]7776m
[單日里程]167km
[單日爬升落差]358m
引用通告: 單車環島 終章:開始的結束 | 山頭斜照卻相迎